遺漏許久的 CH14
水貼紙並不是製作模型必備流程
但水貼能以很簡單的方式補上細節
例如 logo,文字、虛線、警告標示等等
比起手塗或其他方式,製作難度相對簡單
電腦設計後列印在特別的紙張上
接著泡水背紙會和本體分離,即可輕鬆移到模型上
以鋼普拉來說,除了萬代自家以外還有很多坊間品牌
大多水貼廠牌其實都沒有授權,不過官方不出也沒得選
今天要引用範例是"大林"牌水貼,連防偽標籤都有,可見事業做多大 XD
仔細看可以發現,其實直接掃描萬代 MG的撕貼
這點大林還滿賊的 -`д´-
廢話不多說進操作:
1. 首先選定你要的區域,用剪刀或美工刀割下
2. 接著找一個容器將水貼放進去,要確實泡入讓背紙濕透
3. 不同廠牌有不同浸泡時間,建議先找不想要的水貼試試看
例如萬代比較厚可能要泡30秒、大林約10秒就會脫落
可以用棉花棒試探的推看看,稍微能移動就代表 OK 了
接著用鑷子夾出來,放在衛生紙上吸乾多餘水分
4. 接著夾到想貼的位置上,用棉花棒壓住一端,背紙輕輕拉走
然後用棉花棒把多水貼滾平,多餘水分吸掉,像照片中那樣就完成了
若是遇到非平面的,例如此例
一樣操作:僑好位置,棉花棒壓住一邊,慢慢地把背景抽走
然後用棉花棒把水貼壓平,多餘水分擠出
非平面,沒辦法密合的先沒關係
這時拿出水貼軟化劑,模型店常見的是這一款藍色蓋子的
這一款同時有"軟化" + "黏著"的效果,軟化效果比較弱
但已經可以應付大多狀況
P.S. 這一罐我看有人用法是先塗在零件上,理論上也可以
不過記得要把水分推乾淨
直接塗上等幾一分鐘,由於底層是油性漆所以不怕
不確定對水性漆有沒有影響
接著用棉花棒將沒貼平的部分壓下去,吸掉多餘接著劑
像萬代官方水貼其實滿厚的,就可以用藍蓋幫忙黏貼
非平面都建議這樣走一下,能穩定黏著
軟化的效果能幫你把邊邊的透明膠膜溶解掉
能減少較厚的水貼的透明薄膜反光的機會
若遇到要貼在不同零件的狀況,可以在貼上後以筆刀來切開
也可以先切開分別貼上。我覺得前者比較不容易貼歪
以上基本流程就完成了,484 很簡單 XD
最後噴一層保護漆就能讓水貼更牢固~
水貼並不是一定要全部都貼 or 完全照官方設計貼
這部分依然也是以喜好為主,個人是覺得貼得太過度會很噁心
然後坊間水貼大多都沒有授權,若官方有出建議買官方的
圖案清晰度,貼紙品質還是有差的
我自己都是先以官方為主,若該機體沒有或圖案不喜歡才買副廠
但官方不出也就沒選擇了 ╮(╯_╰)╭
副廠自己使用低調就好,拿去參加官方比賽大概很容易被踢出就是
或是有能力的話也可以挑戰自製,不過那層級就很高了 XD
分隔線後就是其他補充的部分,首先是另一個專門的"水貼軟化劑"
也就是圖右的綠色蓋子 (圖來自此賣場,與本 blog 無關,友善link)
這種軟化劑適用在比較極端的曲面,例如下例的大腿紫色部分
也可以塗在表面用來消除水貼反光的部分,不過提醒只能用在貼紙本身夠厚的水貼
例如萬代原廠、長谷川的水貼都可以,建議不要用在品質較差的副廠上
很容易破,不確定的話可以拿不想貼的部分實驗看看
另外就是小號手的水貼盒,我不確定是否抄什麼大廠的
但就模型店看到便宜才想試試看 XD
這盒子上層是網篩,下層盛水
這款方便就在於:網篩可以卡住,與水分離
實際操作如下,先讓上層和下層合體,泡水
幾秒後再拉起,這樣就會很好挑起
不怕因為泡太久在水中分離(那種通常都沒救了
認列在分享清單內的 CH 14 上
其實當初在寫那些時,自己也還沒玩水貼
所以才是事後補上 XD
而素材也早在紅色異端完成就準備好
但拖到現在也是因為當時看網路上很多良好範例了 (=m=)
不過最近又想到沒補上,還是豐富一下 blog 教學好了 X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