拿到鋼彈模型之後,第一件事情就是做零件的清點

看看內容物是否有少,或者是是否有零件是有瑕疵的

後者在現今的技術來說是很少發生的

前者則是必須要注意的,曾經聽到朋友有談到他同學有類似經驗

買到一台整整少了一片框架的模型,當然是趕緊拿回去替換

因此絕對要做檢查,若是在模型店購買,最好是當場開盒點看看

清點完畢後就可以拆開塑膠袋來進行組裝了

  

<絕對要看說明書>

不要質疑這句話!

即使本人已經組了快20台鋼普拉

仍然不能不看去說明書

有些零件有方向之分

雖說大多有防呆的設計

但沒看清楚還是很可能會裝反

甚至自己都不知道已經裝錯了

 

 

 <整齊的環境>

鋼普拉的各個部位都是由很多零件組合而成

不小心弄掉了一塊可會讓你的鋼普拉霸氣大減

為了避免你找零件找到天荒地老

因此一定要選在整齊的環境進行組裝

可以的話也請準備一盞檯燈



<使用工具安全地取下零件>

不管您是不是立志要成為模型師

新手至少要有斜口鉗和筆刀這兩個基本工具

依照說明書標示的編號找到零件後

以平的那一面對準零件的注入口

預留一些空間剪下去以取下零件


斜口鉗平的那一面對零件剪

IMG_4455 IMG_4458

 


<處理礙眼的湯口>

取下零件後就要處理湯口了

這將是你在鋼普拉上學的第一個技術

湯口是各個零件的原料入口

每一塊零件都是透過那些通道注入的

這裡將以筆刀的方式講解如何處理它

 

觀察湯口的位置選擇適合的角度

切除時請保持"向外"切的原則

不論是對自己和對零件都是如此

這是保護自己和零件的準則

若你切過頭零件必定留下刀傷

到時要補救可就麻煩了

 

 

找到適當的切除角度就能事半功倍
IMG_4461 


一律向外切除,圖中的筆刀的刀片其實已經不堪使用了(汗)

IMG_4462 

 

 

還有並不是要你一次切乾淨

慢慢地分批切總是比較安心

若您事後有打算用砂紙研磨

請保留一點湯口,不要全部切除


分次切其實比較保險

IMG_4463 

 

分多次切其實是很好的習慣

IMG_4469 

 

有要後續處理者切到這邊就可以了;反之就繼續切到平吧

IMG_4470 

 

這是切壞的範例,若筆刀的刀片不夠鋒利又硬切的話湯口將直接被撕裂開

事實上本人會有此失誤,一方面是懶得換刀片、另一方面則是這零件太軟不好切

即使都是塑膠製的,鋼普拉還是有各種材質之分,顏色不同也會引響其硬度

IMG_4476



<其他需要注意的問題>

鋼普拉的表面除了有湯口的問題需要注意之外

還有兩個問題就是 "分隔線" 及 "內縮"

分隔線常發生在較大的零件上

你可以想像一下由兩塊模板上下蓋起

中間再注入原料成為單一框架

那麼模板合起時的隙縫就會產生分隔線

這類問題一樣打磨就可以了



右邊是原件,左邊是已經處理好的

IMG_4857 


 

這個範例是左邊原件,右邊打磨處理好了

IMG_4858  


內縮就是內部有較大的卡榫時

完全成形前因為重量稍微下陷

因此產生的圓形凹陷

這個問題可以上補土後再打磨至平

目前還在尋找手頭上的範例,等有了會補上

 

 

<隨合附贈的各種貼紙>

有亮面貼紙、透明貼紙、轉印貼紙

亮面貼紙常作為上缺少色塊使用

透明和轉印貼紙則是增加細節用的

雖然都是很方便的東西,但使用前先三思

你可以發現我在部落格的素組鋼普拉都沒貼半張

那是因為還得先經歷噴漆等加工

可以自己補色的部分我都盡量不用貼紙

若你的鋼普拉未來會自行上色

不論你現在技術是否具有其技術

只要有這打算就先不要使用

到時候要除去也是個麻煩

 

 

亮面貼紙,還滿厚的,質感頗怪,通常我都直接無視他們

IMG_3368.jpg

 

 

透明貼紙,使用前先切除透明邊邊再貼,建議用鑷子取下

IMG_3366.jpg

 

 

轉印貼紙,三種貼紙中最好用的,定位後用硬幣或指甲括一括就貼上去了

IMG_3367.jpg   

 

 

 

<工具-斜口鉗>

斜口鉗是能安全取下零件的必備工具

請找模型專用的,日製、台製都可以

對於模型來說這類工具有很大的破壞力

因此每次下手前都要看準後再下手


若您的斜口鉗是重金買來的利器

願意承擔風險的話是可以拿來剪湯口

但我還是比較建議用筆刀處理



<工具-筆刀>

取下零件後就要來處理湯口了

處理湯口的方法有很多種

我採用的是用筆刀先做初步處理

這裡得先強調筆刀是屬於消耗品

當感覺到不夠鋒利時就將刀片換掉

若筆刀不鋒利時,湯口可能切到一半

剩下的部分會被"拉"起來,這點後面說明


 

<碎碎唸>

到這邊就已經將鋼普拉模型的入門說完了~

是的,這已經是基礎的鋼普拉玩法

畢竟鋼普拉本身就是這樣的模型

事實上這類的玩家占很大的比重

若光是組裝就能滿足也沒什麼不可

但若您是完美主義者,不論多嚴重

都很歡迎繼續鑽研更深的技術!

 

這裡在分享一些自己當初的經驗

本人曾想尋找可以秒殺湯口的斜口鉗

但事後覺得那將花太多錢所以就打消念頭

說時在筆刀和斜口鉗就足已處理好

大不了再用砂紙研磨幾下(將在下一篇說明)

湯口就能乾乾淨淨,也很保險~

事實上我曾笨到用指甲剪來處理湯口

是可以剪得很爽快,但傷痕累累

現在去看那些被摧殘的鋼普拉都覺得挺心痛的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Steward 的頭像
    Steward

    berwick1990的部落格

    Stew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